護士 陳以庭 玩水 女悟空 洗車男 

七葉膽農業產銷班建立穩定栽培模式
2007/02/12累積計94萬2千以上到訪人次總點閱數世界整合行政YingChieh台灣美學之島創值農企業診療網站首頁
台中縣七葉膽農業產銷班建立穩定栽培模式預期效益管理診斷輔導個案成效黃穎捷
摘要
有關大甲七葉膽產品品質目前是以品嚐甘味度高低予以評比。在未建立穩定之栽培模式前,大甲七葉膽產銷班實際種植面積為1.89公頃,87年乾品產量共2,400公斤,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為1,270公斤,其中甘味度評比,2/3為80分,1/3為65分;而88年全班只陳※隆班員生產120公斤,89年全班雖生產1,330公斤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只為704公斤,甘味度評比除陳※隆的產品435公斤維持80分高品質外,其他班員品質皆為處於合格邊緣之次級品。茲因生產品質與產量之穩定性每況愈下,栽植多年來市場需求空間雖大,也不敢擴充生產面積。預期建立此穩定七葉膽生產栽培模式後,每公頃生產乾品量預估將可維持2,500~2,800公斤高產量,產品品質預期能保持甘味評比80分以上品質水準。
依據民國87年臺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顯示,臺灣153種農產品每公頃粗收益超過新台幣100萬元以上有30種,超過新台幣200萬元以上只有火鶴花、非洲菊、康乃馨、葵百合、香水百合、滿天星、洋桔梗、文心蘭、彩色海芋9種。依本報告顯示依據此穩定七葉膽生產栽培模式,經過乾簡易烘焙加工手續每公頃可生產甘味評比80分以上乾品量2,500~2,800公斤七葉膽茶,再經過商品包裝300公克售價台幣800元折算每公頃產生粗收益預估將達台幣660~750萬元,如農民按輔導步驟加強經營功力,預估中部七葉膽產業將另有一波旺盛的發展趨勢。一、產銷組織概況(一)組織簡介緣起
大甲鎮林※福先生未成立本班之前,以生產蔬菜類為主業,民國八十二年開始由大甲鎮農會推介試種七葉膽(絞股藍)茶,但因七葉膽栽培在臺灣尚無試驗機關正式做完整研發工作,以確定可行的成功栽培模式,唯有自己憑藉一些日譯資料和堅毅的研發精神去摸索七葉膽生長習性與正確栽種方式。民國八十四年林※福繼以黑網室配備噴水設施試種一分地,投入平式棚架成本5萬7仟元,覆蓋遮蔭黑網材料3萬5仟元,配合原有水井加裝噴灌設施成本1萬8仟元,另外投入整地、有機肥、除草劑約2萬元,總計成本13萬元,於三個月後第一期作產品採收150台斤,經二個半月第二期作採收100台斤,製成品經小規模消費者測試反應不錯,農會推廣人員認為值得推廣,85年部分農友跟著試種,產品品質也獲好評,在尚無品牌下各自銷售。林※福先生考量未來消費市場永續性,建議組織產銷班,共同提高生產品質,精緻包裝,建立品牌信譽,提高附加價值與市場競爭力。86年度開始籌劃組織班隊,11月召開第一次班會,有十多位農友參加,農會總幹事親自列席指導,選出林※福為班長以及其他班幹部,並籌設班場所、採收加工廠及儲藏室,所需用地由林賜福與班簽訂無價提供自宅一樓(面積二十坪)做為產銷班集會所及土地三十坪供興建二樓R.C建物供產銷班做集貨加工廠使用之 10年使用合約。八十七年二月開班會商議訂定班營運、建設經費募集案採「股金制」,以栽培面積為認股依據〈面積零‧五分為一最小單位〉,統一品牌後,則統一庫存管理,並訂定銷貨規則。股金以每分地10萬元,共彙集股金與政府、農會補助款新台幣293萬元,87年3月整地搭建廠房,並整修班場所、設置加工機器,6月全部完工。廠房建設成本花了1,396,941元 ,加工機具446,346元,這個班隊就這樣開始運作起來。本班公約:1.我們要遵守生產〝原鄉味〞品牌產品承諾。2.我們要遵守安全期使用農藥與安全採收期。3.我們要遵守採收分配與時間。4.我們要遵守確保生產優良品質之原味產品。5.我們要遵守生產規定,共同建立班基金。6.我們要遵守班規,準時參加各種賦予活動。7.我們要遵守班員公約,如有違上列規定,經由班會議討論決議後執行。本班自訂共同事業規章:1.本共同事業由本班全體班員參加:(1)本班班員有基本班員及一般班員二種。(2)基本班員為參加入股共同事業者,一般班員為未入股共同事業之七葉膽栽培者。2.共同事業經營項目:(1)共同計畫生產七葉膽茶系列產品。(2)共同包裝,建立品牌,開拓銷售市場。3.企業化經營原則:(1)共同事業籌措資金共計新臺幣貳百壹拾壹萬元整。◎以壹萬元為一單位,共計貳百零壹單位。◎基本班員以栽培面積為認股原則。◎班員認購共同事業資金以權利證明﹝另製﹞為準,班會確認後確立。◎共同事業現金增資得由班會決議通過後辦理。◎一般班員不具共同事業事務之表決權。(2)充實必要設備,以拓展業務。◎依銷售情形,經營能力訂定生產計畫。◎進行市場,行銷調查,開拓銷售據點。◎嚴格控制品質,建立班及品牌形象。◎維持適當的價格水準,保障班員利益。4.建立完整會計制度,使財務透明化:(1)建立資產負債表,收支明細表。(2)按期公佈收支報表及資產負債表,收支明細表。
(3)同事業規章之修正及細節事項,由班會修正決議通過後執行。班員名冊編號 姓 名 班職務001 林※福 班長002 黃 ※ 勇 書記003 王※益 會計004 陳※發 班員005 陳※隆 班員006 王※義 班員007 洪※雄 班員008 洪※良 班員009 何※全 班員010 戴※塗 班員組織架構及功能職掌:本產銷班班長林﹪福,書記黃※勇,會計王※益,設有市場規劃組陳進發,包裝組戴※塗。班七葉膽產、製、銷運作,由班長負責提供種苗、設施設計、栽種技術經驗、品質監督、採收後加工製造,加工成品原只由班員各自銷售,目前已進行開拓經銷商行銷據點。
本產銷組織架構功能特色,即班員兼資方、經營者、原料供應者。班以分級計價方式,收購班員生產之原料後,班員須依專長分工,各自職掌烘焙、加工、分級、包裝、銷售等運銷工作,班結算盈餘後,再分配紅利。(二)營業活動-產銷概況依大甲農民經驗,七葉膽栽培大約在清明節前後開始插植,如果天氣穩定,第一期約通常三、四個月始能採收,約兩個半月後可再採收一期,如天氣多雨不穩定,七葉膽品質受影響而歉收。民國八十四年林※福以網室試種一分地,第一期作採收150台斤,第二期作採收100台斤,製成品經消費者測試反應良好,農會推廣人員認為值得推廣,引導部分農友85年跟著試種,產品品質也獲好評。87年2月該班成立首次班會,決議共同投資七葉膽茶加工事業,擬七葉膽原料由班員自行生產後,由班依原料品質分級收購,班員分工合作,統一共同加工、乾燥、商用大甲農會「原香味」品牌、包裝,並集中庫存管理。銷售方面班訂定自行銷售獎勵規則,班員扮推銷員,向班提貨自行推銷並負責收回貨款。大額提貨須經班討論,過半數通過後執行,以降低風險。利潤分配待當期生產成本確定後,盤點班盈餘再行分配,藉以強化班員對班認同感。
87年6月班訂定七葉膽茶銷售獎勵辦法如下,因此第一批貨(86年第二期班員寄存原料成品900斤班以200元/斤收購)於七月底即清出:七葉膽茶銷售獎勵辦法:1.本辦法適用於本班班員及本班產品之承銷人或單位。2.本辦法之適用以銷售明細卡計載為獎勵依據。3.產品標示之建議售價即為零售價。4.每次提貨最基本單位為〝盒〞或〝罐〞。5.隨身包裝產品每次提貨不足一箱以零售價計。6.罐裝茶產品每次提貨不足一打以零售價計。7.每次提貨一箱以零售價之八折計。8.每次提貨五箱以零售價之七折計〈隨身包、罐裝茶合併計〉。9.每次提貨十箱以零售價之六五折計〈隨身包、罐裝茶合併計〉。10.以每月銷售金額累計如附表:提貨次數 累計金額 退回比率 折回金額 備  註5 5萬元起 5﹪ 2500〈元〉 5 6萬元起 6﹪ 3600〈元〉 6 7萬元起 7﹪ 4900〈元〉 6 8萬元起 8﹪ 6400〈元〉 7 9萬元起 9﹪ 8100〈元〉 11.對外銷售郵遞費用由班吸收。
12.促銷獎勵辦法另行訂定。87年度因下了太多雨,普遍田間七葉膽原料收成不理想,8月間採收只採收一期,全班收成總乾物重4,000台斤,9月開始銷售,因為品質受到肯定,在87年底,就把總庫存量銷出2分之1。為拓展銷售業務,87年11月,班完成首件七葉膽推廣DM製作,盡力參加各展銷活
動推廣七葉膽,八十七-八十年配合政府、社團舉辦農特產品展售活動共計十一場次。88年8月購置電腦推動班資訊電腦化,協助班相關資訊取得,並進行帳務管理,提昇經營效率。
班為擴大銷售進行行銷管道據點開拓,除現有銷售管道外,另參加台北市農會網路行銷。另與物流系統商加強合作宅配業務,現與二家廠商配合,提高銷售率五%。88年7月開設郵局劃撥行銷帳戶,供消費者進行郵購訂貨。88年8月診斷顧問介入輔導,鼓勵班產品申請參與食品評鑑榮獲1999年食品評鑑會金牌獎。88年10月田間原料生產品質欠佳,無法收成,11月間採集栽培區土壤進行化驗。為擴大現有銷售市場,採取產品型態、包裝,多樣化、條碼化策略,依消費者習慣,開發小包裝隨身包,年度銷售量增加三十%,年營業額一百五十萬。(三)班設備狀況設備名稱 數量 用  途集貨加工廠 35坪 原料加工存貨倉庫(集貨加工廠二樓) 35坪 貨品儲存切菜機 1台 原料分切殺青機 2台 烘焙平盤揉捻機 1台 揉捻收縮膜機 1台 收縮膜貨物運搬升降機 1台 貨物運搬原料混合機 1台 原料混合空壓機 1台 空壓真空包裝機 1台 真空包裝加工桌 4組 原料加工班場所(班長住宅一樓客廳) 20坪 會議會議桌椅 3組 會議發酵架 2組 原料發酵資料櫃 2 班資料文件收存冷飲機 1組 鑑定杯 1組 評等用糖度計 1組 採收測定磅秤 3組 計量茶盤 1組 促銷活動瓦斯爐 1組 促銷活動冷氣機7.5t 1台 電腦設備 1組 資訊、帳務(四)位置概要圖(略)(五)現場佈置圖(略)(六)產銷作業流程圖田間原料採收→日光萎凋→分切→計量→殺青→梅花揉團→平盤揉捻→解團發酵→烘焙→成品→計量→入庫入帳→會計入帳七葉膽茶﹝罐裝﹞包裝加工流程:
確定混合比例﹝固定產品品質﹞→依比例混合→單包稱重計量﹝注意枝葉比例穩定﹞→入袋整理→真空封口→入罐﹝製造日期﹞→熱收縮膜→入箱入庫→會計入帳→提領銷售二、現況分析(一)產業分析【產銷現況及趨勢分析、SWOT分析】1.產業現況說明「絞股藍」俗稱「七葉膽」,屬葫蘆科蔓生植物,嚐來甜甜的又有「甘茶蔓」之稱,因具人參成分及作用,故有「南方人參」的美譽。七葉膽在雲南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之用,在日本經由德島大學教授竹本常松博士的研究與推展,把七葉膽食療熱潮推到最高點。
絞股藍最先記載於明朝朱橚所著《救荒本草》一書中,被表明是可服用的植物,主成分為Saponin(皂甘類),約80餘種,其中6種Saponin與人參所含的Saponin完全相同,具有人參味道,並含有17種氨基酸、蛋白質(13.8%)、脂肪(1.1%)、纖維(6%)、少量的胡蘿蔔素、維他命B1、B2及維他命E。 另含有微量元素鋅、銅、鐵、錫、鎳、錳、鉻、氟及硒,其中硒的含量甚豐,具抗腫瘤及增強免疫的功能。
絞股藍在日本經藥理研究顯示具降低血脂和抑制肥胖作用、具人參樣作用,可以旺盛代謝,明顯的抗疲勞作用,有促進生長、提高耐力、持久力和免疫增強作用,對特異性和非特疫性免疫,均有明顯增強作用,增強巨噬細胞功能、明顯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 (IgM、IgG) 的含量,增強腫瘤患者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對心臟血管系統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栓素B2 (TXB2) 的釋放作用,能明顯減輕缺血心肌組織結構的損傷程度;能夠改善肝功能,抑制天門冬氨酸轉氨酵素(sGOT)和丙氨酸轉氨酵素 (sGPT) 值的升高,對肝細胞變性、壞死等,均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並能促進肝細胞再生;有降低血糖作用和改善糖耐量作用;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促進細胞再生、修復潰瘍的保護作用;有抗脂質過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以達到延緩衰老的過程;有預防和治療如類固醇、地塞米松皮質激素副作用的損傷。絞股藍的品種約十餘種,最常用的為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相關資料與本班實際生產者經驗顯示,絞股藍的採收時節、加工方法與食療效成分有關。
但絞股藍有人對它會產生副作用,如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或便秘)、頭暈、眼花、耳鳴等症狀。相關資料指出,具出血性的人如出血性中風病人、胃出血或女性於生理期間月經大量來臨或懷孕者等,均應酌情避免使用。
七葉膽栽培管理簡易,自古即為藥食兩用保健植物,具有養生保健之效,符合現代人對機能性飲品要求。市售產品型態有口服液,膠囊,調味型隨身包,單味隨身包,散裝型態等。臺灣知名某直銷公司,七葉膽產品規格90g±5%(1.5g×60包)售價600元。本班產品半斤罐裝售價800元,四兩罐裝售價450元,茶包售價500元,禮盒售價200元,本班七葉膽茶產銷由87年至88年10月,上市產品總銷售金額達400萬元。七葉膽產品市場潛力值,據業者估計3-4億元/年。本班七葉膽茶目前產品規格、成本分析如表:成           本 利     潤 售價原料 加工 包材 管銷 合計 出廠 銷售 合計 元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半斤罐裝 250 31 12 1.5 30 3.7 78 9.7 370 46 152 19 280 35 430 53 800四兩罐裝 125 28 6 1.3 28 6.2 54 12 213 47 81 18 158 35 237 53 450茶包 92 18 57 11 80 16 34 6.8 263 53 60 12 175 35 237 47 500禮盒 18 9 11 5.7 76 38 20 10 125 63 40 2 70 35 74 37 2002.產業SWOT分析結果與對應策略機會與威脅分析結果與對應策略項  目  內  容 可 能 對 應 策 略機會 富裕的社會,人類以增進健康和延長壽命為目標。七葉膽對人類健康食療效果,已獲國際醫界研究所肯定。政府重視產銷組織發展輔導。七葉膽產品產銷尚未普及流行。與同質業者比較,本班產品具品質、價格方面優勢。 把握大環境機會,發展本班七葉膽產品穩打穩紮產製銷策略。威脅 尚未有完整性七葉膽成功栽培模式。 運用試驗機構技術專家資源,研發七葉膽成功栽培模式。內部環境強弱勢勢分析結果與對應策略分  析  結  果 可  能  對  策強勢 班長與部分班員對產品發展深具信心。班組織運作成員深具企管經營理念。班產品〝七葉膽〞具有養生保健之效,符合現代人對機能行飲品要求。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自產自銷、自產直銷。生產成本低,栽培管理簡易,是希望、創新的產品。 1.以附錄之產銷組織運作策略模式,持續建立適應現實之正確組織結構與運作流程持續調整之循環程序,確保組織永續發展(如附件)。2.把握大環境機會,發展本班七葉膽穩打穩紮產製銷策略。
弱勢 銷售據點不足。健康食品法實施後,七葉膽商品不得以療效字眼推廣。尚無試驗機關確認的標準栽培模式,產品品質不穩定。 擴大銷售據點。調整行銷推廣策略。邀請本場土壤研究室蔡宜峰博士協助研發七葉膽栽培模式。3.產業趨勢分析在中醫學和晚近的西方醫藥發展,均以增進健康和延長壽命為目標,古代即有醫食同源的觀念,對於食物除了注重營養成分以外,還可以調整身體及達到治病的效果。醫學研究指出,七葉膽全草有消炎解毒、怯痰止咳,強壯功效。治高血壓,糖尿病,肝病,腎臟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頭痛、神經痛,膘痛、支氣管炎。政府近年來極力鼓勵企業投入下一世紀最被看好的生技產業,台塑集團亦積極介入,目前由長庚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七葉膽茶包」,廣受集團內部歡迎。 據了解連王永慶先生都喝七葉膽茶,作為平日養生與保養。為因應加入W.T.O.,國內農業生產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農產品隨著國人生活水準提升,趨向少量多樣化,並講求健康自然,精緻便捷,唯有如此農業生產才得以永續經營。本班生產的七葉膽茶依研究資料顯示,含有很多量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維生素、有機酸、多醣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是極富營養的天然植物。本產品是一個以消費者為導向、具有競爭力,產品形象清新、健康、自然、精緻的,新鮮、營養、衛生、安全、健康、希望的新興農產品,符合當前農業趨勢發展。
未來七葉膽茶葉及茶包產銷普及化後,尚可開發易開罐、飲料、禮盒、茶凍等多樣化產品,以永續的經營。
(二)產銷組織營運分析【依功能別】1.生產管理(1)現況說明在臺灣七葉膽栽培尚無試驗機關完整研發以確認成功栽培模式。目前農民只憑藉堅毅的精神去探索七葉膽生長習性與栽種方式。依農民經驗,七葉膽栽培約在清明節前後開始插植三、四個月後測定品質是否達到標準才採收,因品質穩定與否受天氣影響,如果天氣穩定可採收兩期,如果天氣不穩定,年只收一期,甚至全年歉收。民國八十四年林賜福先生以黑網室設施試種一分地,三個月後第一期作產品採收150台斤;再經二個半月第二期作採收100台斤。 85年部分農友跟著試種,產品品質尚稱良好。87年度因多雨之天氣影響,普遍田間七葉膽原料歉收,只在8月份期間採收一次,全班收成總乾物重4000台斤,品質比86年略遜一籌,88年10月田間原料生產品質欠佳,無法收成。(2)問題分析與可能對策問  題  分  析 可 能 解 決 對 策1.尚無試驗機關完整研發,以確認成功栽培模式。2.大甲農民經驗,七葉膽栽培大約在清明節前後開始插植。但依臺東場陳永春報告,公頃平均莖葉乾品產量,以12月插植期之2,839公斤及11月插植期之2,790公斤為高,而4月插植期之2,050公斤為最低。3.相關資料顯示,絞股藍的採收時機、加工方法均影響七葉膽茶的療效成分。 1.進行土壤與葉片系統診斷分析,以推薦合理施肥,求出維持產品品質(提升皂甘成分)與豐產栽培模式(如附錄一)。2.執行七葉膽有機栽培試作計劃(如附錄二、三)。3.執行溫室栽培試驗計畫。4.研究建議大甲農民於11~12月間,進行七葉膽插植。5.研究最佳採收時機、加工方法。2.品質管理(1)現況說明加工場機械設備擺設與加工作業線未完全標準化。班成立以來,由於可運用資金有限,且建設費用支出頗大,生產設施、加工設備,皆以克難方式完成。(2)問題分析與可能對策問  題  分  析 可 能 解 決 對 策加工場機具擺設與生產作業線未完全標準化。生產設施、加工設備欠缺。 1.執行5s管理。2.增購製程所需之機具,提高產品品質與競爭力。3.組織與人力管理(1)現況說明本班為自發性股金制產銷組織,班長與部分班員對產品發展深具信心,班組織運作成員深具企管經營理念,開會訂定班公約、共同事業規章、銷售辦法,踴躍執行班務。本班班長為林※福,書記黃※勇,會計王※益,設有市場規劃組陳進發,包裝組戴鳳塗負責。產、製、銷運作,班長負責提供種苗、設施設計、栽種技術經驗、品質監督、採收後加工製造。加工成品由班員自行銷售,或班由開拓經銷據點;產品包裝設計、目錄、文宣由農會黃瑞詳指導員和班長負責處理。遇有展銷活動,開會決定臨時編組進行活動(如附錄四)。(2)問題分析與可能對策問  題  分  析 可 能 解 決 對 策組織與人力管理,整體運作順暢。 以附錄之產銷組織運作策略模式持續建立適應現實之正確組織結構,與運作流程持續調整之循環程序,確保組織永續發展(如附件四)。4.行銷管理(1)現況說明本班目前製造之產品計有罐裝茶﹝半斤、四兩﹞,隨身包裝﹝20包、50包﹞,禮盒裝等五種,上市銷售以來深受消費者肯定,唯銷售管道建立尚待加強。(2)問題分析與可能對策問  題  分  析 可 能 解 決 對 策銷售管道建立尚待加強。 加強銷售管道建立。5.財務管理(1)現況說明由於大甲鎮農會黃瑞祥指導員輔導本班不遺餘力,本班財務管理包括原料、包裝材料、進出貨、資金收支、損益表等開班以來皆以Excel處理。(2)問題分析與可能對策問  題  分  析 可 能 解 決 對 策
已運用Excel處理財務管理問題。 繼續導入資策會設計之產銷班電腦化系統,使本班財務管理電腦化更健全。三、輔導結果與討論(一)輔導成果輔 導 計 畫 工 作 項 目 輔  導  效  益(包括已實現及預期效益) 待解決問題1.組織運作 導入阿迪茲組織運作理念。 凝聚班員共識有效推展班務(詳如附錄阿迪茲診療轉化農業產銷組織運作模式試擬)。 2.經營策略 班產品申請參與食品評鑑。包裝形象改善引入電腦網際資源運用。 榮獲1999年食品評鑑會金牌獎。產品外包裝印貼1999年食品評鑑會金牌獎標示提升品牌形象。有效運用電腦網際資源執行網路行銷並有效率進行班務活動。 3.生產與品質管理 完成建立中部地區高品質七葉膽生產栽培管理技術模式。 在未建立穩定之栽培模式前,大甲七葉膽產銷班87年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為1,270公斤,其中甘味度評比2/3為80分,1/3為65分;而88年全班失收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為63公斤;89年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704公斤,甘味度評比1/3為80分,2/3為65分。茲因生產品質與產量之穩定性每況愈下,栽植多年來市場需求空間雖大,也不敢擴充生產面積。據本七葉膽生產栽培模式,經過簡易烘焙加工手續後,每公頃可生產甘味評比80分以上乾品量約2,500~2,800公斤,經過商品包裝後300公克乾品售價台幣800元,由此折算目前每公頃產值(粗收益)將高達台幣660~750萬元,因此預估中部七葉膽產業將另有一波旺盛的發展趨勢。 4.加工場設備與衛生管理改善 1.增添加工場之備。2.導入加工場衛生品管觀念。 加強加工場產能。提升產品衛生品管質量。 (二)輔導成果實錄(照片對照詳見簡報)(三)結論與建議本班經輔導後,班隊邁向企業化產銷業務理念發展。建議組織運作方面,保持動態診斷輔導模式,隨時檢測各項作業流程程序與結構之適性,持續進行階段性循環檢討調整。生產與品質管理方面,建立中部高品質七葉膽栽培模式,初步解決生產技術障礙問題,今後將持續探析調整栽培手法與土壤使用管理策略,改進班員生產栽培技術,期以擴大生產面積生產高品質七葉膽。行銷管理方面,當組織運作與生產技術達一定標準,即進行調整行銷策略,進一步提升產銷利潤。財務管理方面,建立班投入與產出之數據理念,班會計作業以利潤中心制邁入電腦化管理。總體來說,班隊目前初步解決生產技術障礙問題,展望未來將朝向規模經濟步調發展。台中縣大甲鎮特作(七葉膽)產銷班農業經營管理診斷輔導結案報告行政院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黃穎捷
2000.11.一、 輔導成果輔導計畫 工作項目 輔導效益(包括已實現及預期效益) 待解決問題
1.組織運作2.經營策略3.生產與品質管理4.加工場設備與衛生管理改善 導入阿迪茲組織運作理念。班產品申請參與食品評鑑。包裝形象改善引入電腦網際資源運用。完成建立中部地區高品質七葉膽生產栽培管理技術模式。增添加工場之備。導入加工場衛生品管觀念。 凝聚班員共識有效推展班務(詳如附錄阿迪茲診療轉化農業產銷組織運作模式試擬)。 榮獲1999年食品評鑑會金牌獎。產品外包裝印貼1999年食品評鑑會金牌獎標示提升品牌形象。有效運用電腦網際資源執行網路行銷並有效率進行班務活動。 在未建立穩定之栽培模式前,大甲七葉膽產銷班87年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為1,270公斤,其中甘味度評比2/3為80分,1/3為65分;而88年全班失收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為63公斤;89年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704公斤,甘味度評比1/3為80分,2/3為65分。茲因生產品質與產量之穩定性每況愈下,栽植多年來市場需求空間雖大,也不敢擴充生產面積。據本七葉膽生產栽培模式,經過簡易烘焙加工手續後,每公頃可生產甘味評比80分以上乾品量約2,500~2,800公斤,經過商品包裝後300公克乾品售價台幣800元,由此折算目前每公頃產值(粗收益)將高達台幣660~750萬元,因此農民如加強經營管理功力,預估中部七葉膽產業將另有一波旺盛的發展趨勢。加強加工場產能。提升產品衛生品管質量。二、 輔導成果實錄(照片對照詳見簡報)三、 結論與建議本班經輔導後,班隊邁向企業化產銷業務理念發展。建議組織運作方面,保持動態診斷輔導模式,隨時檢測各項作業流程程序與結構之適性,持續進行階段性循環檢討調整。生產與品質管理方面,建立中部高品質七葉膽栽培模式,初步解決生產技術障礙問題,今後將持續探析調整栽培手法與土壤使用管理策略,改進班員生產栽培技術,期以擴大生產面積生產高品質七葉膽。行銷管理方面,當組織運作與生產技術達一定標準,即進行調整行銷策略,進一步提升產銷利潤。財務管理方面,建立班投入與產出之數據理念,班會計作業以利潤中心制邁入電腦化管理。總體來說,班隊目前初步解決生產技術障礙問題,展望未來將朝向規模經濟步調發展。附錄一建立大甲地區七葉膽栽培管理技術模式行政院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黃穎捷 蔡宜峰 鍾維榮 2000/10/10前言:  「七葉膽」即絞股藍又稱五葉蔘、龍鬚藤、遍地生根、小苦樂、小苦草、公羅鍋底、五月五、金絲五爪龍等,在日本稱之為《甘蔓茶》,學名: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為葫蘆科絞股藍屬蔓生植物,全世界共有十六種,中國有十四種,台灣林業試驗所福山植物園原生植物名錄記為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eae)Cucurbitaceae瓜科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絞股藍,最常用的品種為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目前已漸漸開發其它品種使用。七葉膽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草本,根橫行地下,長度約五十公分至一米,伴生鬚根,莖柔且細長約一至一點五米。葉互生,掌狀復葉,小葉通常5枚,長橢圓形,長4-10cm,寬1.5-3cm。捲鬚先端2裂或不分裂,邊緣具淺波狀小齒。花為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披散的圓錐花序,花冠黃綠色,雌花序較短,漿果球形,成熟時黑色。七葉膽茶性味甘涼,成熟之葉莖採收後,以一般製茶過程行柔捻、炒菁、烘焙等步驟而成,因其嚐來甜甜的,所以又有「甘茶蔓」之稱,又因具人參成分及作用,故有「第二人參」、「南方人參」的美譽,或名「窮人之人參」,所含植物皂素,為人參二至三倍之成份。由於生藥科技抽取技術的進步,絞股藍已由中國藥草,搖身變為歐、美、日最風行的保健食品。七葉膽生長分布廣,大陸陜西南部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均有其生長蹤跡,以雲南種類最多。韓國、日本、越南、印尼等地區亦有蹤跡。台灣在600~2000m的山谷陰濕處均能自然生長。近十年來,七葉膽已受到中西醫藥界及臨床界的廣泛重視,來自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及歐洲各國的科學家對其功效及應用價值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有一百多篇研究論文發表。七葉膽先早在雲南省當地為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用途,而後經由日本德島大學教授松竹本常博士的研究與推展,把七葉膽熱潮推到最高點;事實上,七葉膽最先記載於明朝(1406年)朱橚所著《救荒本草》一書中,已有描述:「生田野中,延蔓而生,葉味甜,救飢」,表明可大量服用的植物。七葉膽的功用頗多,主治範圍亦廣,既能扶正,又可去邪;既可防病治病,又可抗老防衰,而且無毒性。除了醫療價值外,還具有保健功能,深獲得研究者及商人的青睞。研究資料顯示,七葉膽主要特種成分為皂甘(saponin)(是以一種成分而含在植物中的配糖體,溶在水中會起泡沫的物質的總稱),約80餘種,統稱為絞股藍皂,其中6種皂甘與人參所含的皂甘完全相同,所以具有人參味道,並含有17種氨基酸、蛋白質(13.8%)、脂肪(1.1%)、纖維(6%)、少量的胡蘿蔔素、維他命B1、B2及維他命E。另含有微量元素鋅、銅、鐵、錫、鎳、錳、鉻、氟及硒,其中硒的含量甚豐,具抗腫瘤及增強免疫的功能。竹本常松博士的研究資料顯示,七葉膽所含之皂甘(saponin)已經超過藥用人參的一倍以上,而且整株中以葉片含有最多的皂甘(saponin),七葉膽中所含之皂甘(saponin)總量(粗皂素)為1.25﹪。長庚醫院臨床證實七葉膽確有以下的效能:1. 具降低血脂和抑制肥胖作用:對脂質代謝失調,具明顯調節和改善作用。2. 強壯作用和抗應激作用:具人參樣作用,有強壯補益功效,可以旺盛代謝,明顯的抗疲勞作用。促進生長、提高耐力、持久力和對環境改變,如缺氧、高溫下的適應能力提高。3. 免疫增強作用:對特異性和非特疫性免疫,均有明顯增強作用。增強巨噬細胞功能、明顯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 (IgM、IgG) 的含量,增強腫瘤患者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4. 心臟血管系統的作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栓素B2 (TXB2) 的釋放,對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一定的意義,能明顯減輕缺血心肌組織結構的損傷程度,具有直接的保護作用。5. 保護肝臟作用:絞股藍能夠改善肝功能,抑制天門冬氨酸轉氨酵素(sGOT)和丙氨酸轉氨酵素 (sGPT) 值的升高。對肝細胞變性、壞死等,均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並能促進肝細胞再生。6. 降血糖作用:有降低血糖作用和改善糖耐量作用有關。7. 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保護作用:有促進細胞再生、修復潰瘍的作用。8. 抗衰老作用:有抗衰老、延長壽命的作用。具有抗脂質過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以達到延緩衰老的過程。9. 消除皮質激素副作用:如類固醇、地塞米松的損傷,絞股藍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大甲地區七葉膽栽培狀況:大甲地區於民國八十二年由大甲鎮農會推介農民試種七葉膽,但因未有完整成功栽培模式可供依循,唯有憑藉一些日譯資料和自我研發精神摸索七葉膽生長習性與栽種方式。依據當地農民現行經驗表示,七葉膽栽培大約在清明節前後開始插植,如果天氣穩定,第一期通常約三、四個月採收,兩個半月後,可再採收一次,但如天氣多連續豪雨,七葉膽將受影響而欠收。但自八十五年以來,農民栽培七葉膽似乎不只連續毫雨的問題,要穩定生產高甘味品質之七葉膽產品,在生產技術過程中卻一直充滿挑戰。民國八十四年,林※福以平式棚架覆蓋遮蔭黑網配備噴水設施試種一分地七葉膽,三個月後第一期產品採收150台斤乾品(生鮮七葉膽一公斤可製成100~150公克乾品),二個半月後第二期採收100台斤,製成品獲消費者好評。85年部分農友跟著試種,首次產品品質也獲肯定,在尚無共同品牌下各自銷售。茲為考量未來永續性消費市場, 86年度林※福開始籌劃組織班隊,有十多位農友參加,並成立班集貨加工廠。八十七年商議訂定班營運方式採「股金制」,以栽培面積為認股依據,並以「原鄉味」統一品牌,統一庫存管理,訂定銷貨規則,大甲七葉膽茶就這樣啟步發展。由於無適當生產模式可供依循,班員這幾年各有成敗經驗談:1. 班長林※福:連續五年採取宿根方式栽培。八十五年、八十六年於其栽培A區施用蓖麻粕有機質肥料,收穫成績不錯,而在B區施用雞糞肥,起先植株生長旺盛,但後來全部腐爛無法收成。八十七年七葉膽栽培在生長過程只以尿素液薄灑之,並施用「勇壯」肥料,就有好收成。八十八年以有機栽培理念,一分地施用花生粕十包,植株生長旺盛,但該年遇西南雨,雨水太多而腐爛,全年無收成。八十九年栽培生長過程亦以尿素液每十天薄灑一次,共用約二十五公斤/一分地,另外追加五號肥料約二十五公斤/一分地、「勇壯」肥料2包/一分地,植株生長旺盛,6月15日測試甘味度未達採收標準,6月20日連續一個星期西北雨(該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是梅雨也夾帶豪雨),植株部分腐爛,7月9日再測試甘味度達採收標準(評鑑約65分)。當時班員陳西隆產品評鑑約為85分,而班統一出售的產品控制調理標準須評價為75分。該期作其他班員包括陳西隆依據本場土壤分析,認為是輪作障礙而重新翻耕栽培。但至七月份,大部份班員重新翻耕栽培之七葉膽植株,雖生長旺盛但豪雨來襲腐爛嚴重,生長後期甘味不足,未能採收。林※福因而認為應非輪作障礙,而是下雨之氣候因素影響收成,唯有設法避開植株生長旺盛期遭豪雨侵襲導致腐爛,才有收成的機會。2. 班員黃※勇:八十六年整地種植後一直以宿根栽培處理。八十七年施以尿素水,植株遭肥傷後就沒再施用任何肥料。八十八年全年甘味測試不及格,且連續豪雨作物腐爛未收成。八十九年四月五日依據本場土壤分析建議重新整地後,自行以花生粕及台糖甘蔗渣(經過田間發酵處理)為基肥,兩者分別處理,新植苗由班長宿根苗與班員陳進發培養之新苗(由班長宿根苗培養出來)供應(黃※勇認為陳進發培養之新苗比班長宿根苗生長良好)。至七月十四日觀察顯示,花生粕處理比甘蔗渣處理植株旺盛一倍,但至九月九日甘味測試仍不及格,直到九月二十日再測試甘味度才勉強達採收標準(評鑑分數約65分)。3.班員何*全:八十六年整地種植二分地,採收後繼以宿根栽培,八十七年施用五號肥料(二分地4包)有收成。八十八年二分地施用120包牛糞,五號肥料2包,有收成但甘味不足。八十九年四月五日依據本場土壤分析建議重新翻耕後,自行以田間發酵處理施用米糠、粗糠、牛糞。九月中進行採收,產品評鑑為64.2分。4.班員陳※隆:八十八年打基肥時加入米糠,雞糞,全班沒收成,只有陳西隆收成二百斤乾品。八十九年三月十五日重新翻土,以雞糞一分地20包,39號複合肥料約一包為基肥。種植後抽肥期以硫安半包、骨粉、鉀肥半包(三要素)為追肥,兩星期後再以撿藤開溝方式施用「勇壯」二十五號複合肥料(是一種NPK複合肥料含銨態氮、檸檬酸溶性磷)2包共四十公斤,採收產品評鑑約為85分,成品質量甘味度全班第一。5.王※義:八十八年宿根以花生粕1000斤+2包鉀肥+5包骨粉+水配合發酵當基肥施於畦面(整年沒施用氮肥),葉片生長茂盛,但至採收期仍未有甘味。6.戴※塗:八十八年以骨粉+鉀肥為基肥,八十九年未用基肥,但葉片生長黑旺,值豪雨來襲腐爛嚴重。八十八年十二月土壤經本場化驗分析有機質為2.5﹪,八十九年七月為3.6﹪,PH值八十八年十二月為4.54,八十九年七月降至3.99。植體養分含量分析試驗解析:大甲七葉膽栽培戶於生育中期全班採取葉片分析,時間為88年12月17日,89年5月,89年7月1日、15日。分析結果,生育中期氮素含量為2.5~3.3﹪,表示營養生長期氮素含量處於在較高的程度,而磷肥含量於88年12月非生育期為0.16﹪,生育期為0.35~0.45﹪。鉀肥在生育中期含量3.90~4.50﹪,比氮素、磷肥高,表示在生育中期最需要鉀肥,其次為氮素,再次是磷肥。由此估算七葉膽在生長前期N、P、K營養需求量比例為7:1:10。由表二生長末期七葉膽植體養分含量分析(已乾燥)得知,八十七年評比甘味最佳(80分)茶包含氮0.9﹪。八十八年經調配為標準甘味(75分)商品茶包含氮量1.58﹪。而評比甘味最佳班員陳西隆八十九年生育末期新鮮樣品含氮量1.90﹪,已乾燥樣品含氮量1.99﹪,其他評比甘味不佳的樣品含氮量皆於2.6~3.6﹪以上。分析資料很明顯產生一個結論:評比甘味較佳七葉膽含氮量較低,評比甘味較差七葉膽含氮量較高。由表一七葉膽生長前期植體養分含量分析(新鮮)顯示,生長前期應注重氮、鉀肥,而氮、鉀肥調配比例應為7:10。七葉膽植體鉀肥含量由表一、二顯示,生長前期與生長末期並無明顯變化。由於七葉膽為蔓生作物,以植物營養與生理立場來說,鉀肥能使蔓生作物細胞壁變厚,使葉片維持一定之受光角度,以充分行使光合作用,是植物體支撐力來源。因此蔓生之七葉膽鉀肥營養需求要維持比磷、氮更高之比例。資料分析結果顯示:七葉膽生長前期鉀肥應維持在4.0﹪,生長末期稍降為3.0﹪。但是氮素在生長前期含量維持在3.5﹪,生長末期應降至1.6﹪。磷肥含量則由生長前期之0.5﹪稍降為0.4﹪。植物生理特性顯示,植物至生長末期進行「繁殖生長」使植物體碳水化合物轉換為葡萄糖、果糖等之甘甜成分期間,不能再讓新梢進行「營養生長」。因此生長末期要設法抑制新梢、新蔓生長,俗稱「擋肥」,即停止氮肥施用,包括瓜、果、甘蔗其他一般作物皆然。作物吸收土壤正離子營養元素,相互間存在一個平衡比例關係,此現象稱為「離子對抗作用」。因此七葉膽生長末期,依分析資料顯示,除了要降低氮素施用量以外,另一要訣就是運用此「離子對抗作用」原理之養分間相互拮抗現象,增施適量磷、鉀肥,以降低氮素有效性。尤其鉀肥可明顯抑制氮素被吸收。整體來說,高甘味品質七葉膽生長末期,植物體氮養分含量是1.5~2.2﹪,磷養分含量是0.30~0.40﹪,鉀養分含量是2.50~3.50﹪。由此可估算七葉膽在生長末期N、P、K施肥比為5:1:8。高甘味品質七葉膽不同生育期養分需求最佳三要素比:七葉膽栽培葉片養分含量之適宜範圍 養分含量圍範 養分含量mean 三要素需求比生育中期適宜圍範(初估) 氮 2.50~3.30﹪ 2.90﹪ 7磷 0.35~0.45﹪ 0.40﹪ 1鉀 3.90~4.50﹪ 4.20﹪ 10生育後期適宜範圍 氮 1.50~2.20﹪ 1.85﹪ 5磷 0.30~0.40﹪ 0.35﹪ 1鉀 2.50~3.50﹪ 3.00﹪ 8其他資料分析顯示,鈣、鎂等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在生育過程,對甘味度高低差異性不大,因此只要維持現況即可,無需特別調整。土壤分析試驗解析:大甲七葉膽栽培土壤因雨水大量淋洗及母質酸性、植物吸走大量正離子養分、不當的施用過多酸性肥料、及過量有機酸所致,加上土壤緩衝力不佳時,呈嚴重酸化現象。按88年12月10日及 89年7月15日土壤肥力分析顯示,88年七葉膽栽培之土壤尚維持於微酸性,89年已成為強酸性土壤。在這種PH值為4.0以下的強酸環境,植物營養要素除氮素吸收尚保持部分有效性外,其他營養要素有效性幾乎無法呈現,縱然大量施用養分或原土壤養分含量高也無法被植物吸收利用。雖然七葉膽在此PH值條件生長可證實係耐酸性作物,但仍然須要維持一適當生長環境。因此在下次整地時務必施用石灰石粉或苦土石灰,每分地 100~200 公斤,以調整PH值。石灰石粉、苦土石灰使用重點,即整地前先行施灑翻入土中,兩星期後再施用有機基肥進行其他作畦栽種工作。七葉膽栽培模式相關研究探討:七葉膽為嗜蔭性作物,中國大陸陳震(1991)指出,宜以遮蔭棚栽培為佳,配合作物越冬性(北京試驗地),以四月中下旬栽植為宜。中國大陸蕭等(1994)以電腦模擬方式,提出七葉膽較佳的栽培模式為:五月中旬扦插栽植,密度8,000株/畝、氮肥(尿素)施用量20㎏/畝。日本研究資料指出,各種絞股藍總皂含量與採收時間、部位有關。其葉中含量高於莖中,採取日期以八、九月份為佳。臺東區農改場探討不同扦插栽植期對五葉參生育性狀及產量的變化,設計每月插植一次。插植處理區各收穫三次平均生育日數以9月之131天為最短,10月增為165天,至11月之188天為最高,爾後由12月之175天依次遞減至4月之142天。公頃平均莖葉乾品產量以12月插植期之2,839公斤及11月插植期之2,790公斤為高,而4月插植期之2,050公斤為最低。故建議農民於11~12月間進行插植。有機肥料施用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土壤CEC外,又可增進土壤團粒構造,提升土壤中有效性磷、鉀、鈣、鎂等含量,並供應作物所需養分,有利作物生長。依據台東場試驗顯示,七葉膽栽培每年施用有機肥4公噸/公頃,除可提升土壤物理化學性外,對產量有明顯效果,比不施者第一年度增產10﹪,第二年度增產25﹪,第三年度增產24﹪,總皂甘(saponin)量增加0,5~0.7﹪。三要素施用量以N-P2O5-K2O=150-180-300㎏/ha 產量最高,比150-180-200㎏/ha中量處理增產1~10﹪,而總皂甘(saponin)量增加0~15﹪。台東場試驗報告指出,三要素中氮素及氧化鉀對產量影響較大,而磷酐和氧化鉀對總皂甘(saponin)含量之影響較大。大陸陳震(1991)(北京試驗地)研究表示,七葉膽需氮、磷肥較多,而且葉中皂甘含量與氮,磷含量成正相關。大甲地區七葉膽栽培戶陳西隆具腳踏實地精神,耕作技術按部就班,八十八年栽培七葉膽以米糠、雞糞等有機肥料為基肥,該年度全班沒收成,只有陳西隆收穫二百斤乾品。八十九年三月十五日重新翻土以雞糞一分地20包,39號複合肥料約1包為基肥,爾後抽肥期以硫安半包、骨粉、鉀肥半包(三要素)為追肥,兩星期後再施用「勇壯」複合肥料2包共四十公斤(以撿藤開溝方式施肥),成品採收質量全班第一。總結大甲地區七葉膽栽培農戶生產技術問題解決之道:(一)、大甲七葉膽栽培土壤因雨水大量淋洗及母質酸性、植物吸走大量正離子養分、不當的施用過多酸性肥料、及過量有機酸所致,加上土壤緩衝力不佳時,呈嚴重酸化現象。PH值於4.0以下,植物營養要素除氮素吸收尚保持部分之有效性外,其他營養要素之有效性幾乎無法呈現,縱然大量施用養分或原土壤養分含量高也無法被植物吸收利用。當PH值調高至4.0以上,各營養要素才會顯現其有效性,而以PH值於6.0~6.5呈最佳效果。建議:PH值於4.0以下之七葉膽栽培土壤,應在下次整地時以石灰石粉或苦土石灰每分地施用 200~300 公斤以調整PH值。石灰石粉、苦土石灰使用法:石灰石粉、苦土石灰於整地前先灑佈地表再翻入土中進行整地,經過兩星期後才能施用有機基肥及化學基肥進行作畦。當土壤PH值調至5.0時,每次整地前仍需以石灰石粉100公斤/公頃拌入土壤,以維持土壤不再酸化。(二)、加強使用有機質基肥:據台東場試驗結果,七葉膽栽培每年施用有機肥4公噸/公頃,除可提升土壤物理化學性外,對產量有明顯效果,比不施者第一年度增產10﹪,第二年度增產25﹪,第三年度增產24﹪,總皂甘(saponin)量增加0,5~0.7﹪。但所使用的有機質基肥,台中區農改場蔡宜峰指出,主要應著重是否為纖維質類型,不以著重三要素含量,因為有機質肥所含三要素釋放難以掌握,而且其進貨成本也高,栽培高甘味品質七葉膽所需氮、磷、鉀三要素養份宜由化學肥料來控制運用。依據以上論述,建議大甲地區七葉膽有機質基肥製作配方如下:有機材料 碳(﹪) 氮(﹪) 用量(㎏) 碳(㎏) 氮(㎏) 碳氮比太空包廢料 45 1.0 1,000 450 10.0 45.0菜 仔 粕 20 4.5 100 20 4.5 4.4牛 糞 21 1.5 40 8.4 0.6 14.0雞 糞 6 2.5 20 1.2 0.5 2.4米 糠 16 2.0 10 1.6 0.2 8.0堆肥前材料 合計1,170 481.2 15.8 30.5* 太空包廢料可用等量蔗渣取代。(三)、合理施用適當量三要素:據台東場試驗結果,三要素施用量以N-P2O5-K2O=150-180-300㎏/ha 產量最高。而依本報告植體養分含量分析試驗解析,高甘味品質七葉膽肥培應著重不同生育期各階段三要素之不同施用量比例原則,營養生長期階段應以多氮比例N-P-K=7:1:10處理;生育末期之繁殖生長則以少氮比例N-P-K=5:1:8的肥培方式處理。因此,大甲地區栽培七葉膽,綜合本案研究,訂定以下肥培管理方式:一、施肥量及比例之預估:N – P – K N – P2O5 – K2O 前期 7 : 1 : 10 => 120 - 32 - 170 kg/ha 後期 5 : 1 : 8 => 30 - 23 - 90 kg/ha Total 150 - 55 - 260 kg/ha 二、分次施肥量之計算:N – P2O5 – K2O => 尿素 過磷酸鈣 氧化鉀基肥 40 - 32 - 50 87 177 83 kg/ha一追 50 - 0 - 70 108 0 116 kg/ha二追 30 - 0 - 50 65 0 83 kg/ha三追 30 - 23 - 90 65 127 150 kg/ha三,施肥時機及方法:一般產期(3月底開始至5\15定植,7\15至8\15採收,生育期約120-130日。):1.基肥:整地做畦時,施用肥料並與土壤混合。2.一追:定植4週至5週後,可撒佈於畦面根系周圍,亦可視氣候條件,將肥料量再分1-2次使用。3.二追:定植7週至8週後,可撒佈於畦面根系周圍,亦可視氣候條件,將肥料量再分1-2次使用。4.三追:定植10週至11週後,可撒佈於畦面根系周圍,亦可視氣候條件,將肥料量再分1-2次使用。產期調節(產期調節10\15至11\15定植,4\1至4\30採收,生育期約170-180日。):1.基肥:整地做畦時,施用肥料並與土壤混合。2.一追:定植5週至6週後,可撒佈於畦面根系周圍,亦可視氣候條件,將肥料量再分1-2次使用。3.二追:定植11週至12週後,可撒佈於畦面根系周圍,亦可視氣候條件,將肥料量再分1-2次使用。4.三追:定植16週至17週後,可撒佈於畦面根系周圍,亦可視氣候條件,將肥料量再分1-2次使用。註:1.宿根栽培則由追肥部份開始實施肥料管理。2.第三次追肥請注意植株生長勢,如生長旺盛應酌減施氮肥量。(四)、生長末期之繁殖生長應重視P、K肥的使用機制:為執行「擋肥策略」以促進七葉膽生育成熟期的來臨,主要在生育末期視實際狀況加強施用鉀肥,以抑制氮肥再釋放,阻止新梢生長,全力轉換繁殖生長,因此上述二追三追氮肥應斟酌生長狀況施用。(五)、大甲七葉膽栽培應考慮調整生育期,以避開連續豪雨期與提升產量:大甲地區雨量一至五月多氣旋雨,俗稱春雨。七、八月因天氣炎熱,對流旺盛,多雷雨,俗稱「西北雨」。在七~九月間亦多颱風雨。大甲農民七葉膽栽培,大約在清明節前後開始插植,八月採收,生育末期最怕連續豪雨為害,導致整年無法收成。八十九年五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五日連續梅雨,加上農民施用基肥之有機質調配不當,土壤氮素無法有效控制,被大量釋放出來,因此七葉膽生長太茂盛致使炭疽病肆虐,植株包括根系腐爛,未腐爛部分再生時已過白露,至年底採收期甘味不顯著。臺東場探討七葉膽不同扦插栽植期對生育性狀及產量的變化顯示,公頃平均莖葉乾品產量以12月插植期之2,839公斤及11月插植期之2,790公斤為高,而4月插植期之2,050公斤為最低。故建議農民於11~12月間進行插植,越冬期間稍做防霜保溫,採收期以企圖避開豪雨為害,似乎比較有利。 (六)、病害防治:一般若氮肥施用過量且排水不良時較易引發炭疽病,其病癥為葉片 或新芽發生褐色凹陷病斑,中央變成灰白色,而後各病斑逐漸連合黑變而枯死,此病可延及莖蔓以至全株,發病初期或莖蔓生長旺盛期可噴施鋅乃浦可濕性粉 劑400倍或免賴得1,000 倍稀釋液防治, 每7 ~10 天噴施一次,連續3~4 次。結論與預期效益:有關大甲七葉膽產品品質目前是以品嚐甘味度高低予以評比。在未建立穩定之栽培模式前,大甲七葉膽產銷班實際種植面積為1.89公頃,87年乾品產量共2,400公斤,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為1,270公斤,其中甘味度評比,2/3為80分,1/3為65分;而88年全班只陳西隆班員生產120公斤,89年全班雖生產1,330公斤折算每公頃乾品產量只為704公斤,甘味度評比除陳西隆的產品435公斤維持80分高品質外,其他班員品質皆為處於合格邊緣之次級品。茲因生產品質與產量之穩定性每況愈下,栽植多年來市場需求空間雖大,也不敢擴充生產面積。預期建立此穩定七葉膽生產栽培模式後,每公頃生產乾品量預估將可維持2,500~2,800公斤高產量,產品品質預期能保持甘味評比80分以上品質水準。 依據民國87年臺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顯示,臺灣153種農產品每公頃粗收益超過新台幣100萬元以上有30種,超過新台幣200萬元以上只有火鶴花、非洲菊、康乃馨、葵百合、香水百合、滿天星、洋桔梗、文心蘭、彩色海芋9種。本報告顯示,依據本七葉膽生產栽培模式,經過簡易烘焙加工手續後,每公頃可生產甘味評比80分以上乾品量約2,500~2,800公斤,經過商品包裝後300公克乾品售價台幣800元,由此折算目前每公頃產值(粗收益)將高達台幣660~750萬元,因此預估中部七葉膽產業將另有一波旺盛的發展趨勢。附錄二、行政院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土壤分析報告88年12月10日農戶姓名 實驗室編號 作物種類七葉膽 土壤反應pH 有機質% 土壤肥力分析值 mg kg-1 電導度EC土:水 1:1dS m-1有效性磷P 1M中性醋酸銨(NH4OAc)抽出 0.1M鹽酸(HCl)抽出 鉀K 鈣Ca 鎂Mg 鐵Fe 錳Mn 鋅Zn 銅Cu 王※益 D705 4.97 1.6 181 103 497 157 163 6 8 5 0.40何※全 D706 4.50 2.1 127 98 1064 255 445 13 29 8 0.48黃※勇 D707 5.60 2.5 69 132 1878 330 410 21 14 5 0.37陳※隆 D708 5.64 1.6 64 172 5579 305 528 5 8 5 0.37陳※發 D709 4.14 1.9 60 127 658 218 251 11 15 4 0.51王※義 D710 大 5.19 1.6 133 117 960 232 324 5 8 5 0.41: D711 小 5.07 2.2 28 49 4707 789 549 33 12 10 0.34林※福 D712 生 5.50 2.1 36 38 6938 1470 348 22 23 7 0.32: D713 A 4.43 1.4 232 119 1146 231 290 21 21 6 0.29: D714 B 4.32 1.8 141 77 861 208 382 7 12 8 0.25洪※雄 D715 5.75 3.6 96 203 3243 385 375 51 43 5 0.51: D716 生 6.38 3.1 21 57 3168 452 676 89 28 9 0.59戴※塗 D717 4.54 2.5 98 107 1047 259 164 8 16 4 0.47: D718 生 4.61 2.7 22 133 1198 319 238 2 6 5 0.51備註:本資料係依據台端自行送驗樣品之分析結果,僅適宜供農友做施肥管理參考指標,對外不作任何證明且不具法律效力。建議:1.土壤pH小於5.0,栽培不耐酸作物時,每年每公頃可施石灰石粉(CaCO3)粉3,000公斤當基肥,pH大於6.0之土壤則停止石灰使用。2.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於3.0%之土壤,每年每公頃可施有機質肥料4,000~8,000公斤當基肥,或休閒期栽培綠肥利用。3.土壤磷濃度小於60 mgkg-1之土壤,建議逐年增施磷肥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大於100 mgkg-1之土壤,建議逐年合理的減少磷肥用量二分之一。4.土壤鉀濃度小於100 mgkg-1之土壤,建議逐年增施磷肥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大於150 mgkg-1之土壤,建議逐年減少鉀肥用量三分之一。5.土壤鋅濃度大於26 mgkg-1之土壤,應避免施含鋅肥料。表一、七葉膽生育中期植體養分含量分析(新鮮)Treatment N P K Ca Mg Cu Mn Zn Fe----------------- (%) ----------------- ------------ (ppm) -------------林※福1 3.26 0.16 3.20 1.51 1.87 3.0 49 60 98林※福2 3.24 0.34 3.30 1.45 1.12 2.0 52 94 96林※福3 3.61 0.41 4.56 0.64 0.87 12.0 209 113 110何※全 2.45 0.41 3.95 0.72 0.68 9.0 82 68 119陳※良 2.91 0.48 5.12 0.84 0.62 7.0 91 42 142戴※塗 3.14 0.37 4.23 0.89 0.74 9.0 119 86 1401: 88\12\17 2: 89\5\11 3: 89\7\1 表二、七葉膽植體養分含量分析(已乾燥)Treatment N P K Ca Mg Cu Mn Zn Fe----------------- (%) ----------------- ------------ (ppm) -------------茶包1 0.98 0.32 3.43 0.55 0.41 7.0 582 46 510茶包2 1.58 0.13 1.96 1.60 1.21 7.0 96 87 200陳※隆 1.99 0.48 3.20 1.61 0.97 4.0 61 58 191林※福 2.42 0.26 2.55 0.79 0.68 7.0 178 81 206林※福 3.12 0.47 3.01 1.60 1.34 6.0 331 114 227黃※勇 2.49 0.48 3.53 2.12 1.04 3.0 51 58 481戴※塗 2.73 0.40 1.68 2.53 1.17 4.0 135 108 3221. 前年評比最佳者 2. 去年評比較佳者 註:品質評比依序由高而低(89\7\15)表三、七葉膽植體養分含量分析(新鮮)Treatment N P K Ca Mg Cu Mn Zn Fe----------------- (%) ----------------- ------------ (ppm) -------------陳※隆 1.90 0.43 3.34 2.01 0.95 6.0 167 41 185林※福 3.15 0.44 2.63 1.81 1.20 9.0 444 98 160何※全 3.49 0.65 3.24 1.83 1.28 8.0 66 53 179洪※雄 3.14 0.52 3.53 2.31 1.14 7.0 200 24 148黃※勇 2.88 0.48 3.24 2.89 1.07 6.0 70 56 454戴※塗 3.63 0.50 2.54 2.23 1.00 8.0 158 98 193註:品質評比依序由高而低(89\7\15)表四、七葉膽土壤肥力分析Treatment pH EC OM P K Ca Mg Cu Mn Zn Fe(mS/cm) (%) ---------------------------- (ppm) --------------------------------陳※隆 4.29 0.86 2.5 207 260 1112 338 5.0 26 11 625林※福 3.88 0.42 2.3 414 137 666 285 6.0 22 12 454戴※塗 3.99 0.48 3.6 86 133 753 215 4.0 4 5 244黃※勇 5.56 0.24 4.0 254 192 1450 410 8.0 37 35 741表五、八十九年個別班員七葉膽茶甘味品質評比:姓名 陳※隆 林※福 戴※塗 黃※勇 何※全 洪※雄 陳※發 王※義 王※益分數 80.6 65 71.1 64.2 64.2 60.8 62.1 黃穎捷 【台灣美學之島】YingChieh 大地球人診療站





 

 

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奚國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